常平

艺空字典 > 常平

常平的拼音

cháng píng

常平的同音词

拼音为cháng的汉字
拼音为píng的汉字
拼音为chang的汉字
拼音为ping的汉字

常平的基础解释

1.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创。宋 高承《事物纪原·利源调度·常平》:“汉宣帝 时数丰稔,耿寿昌 奏诸边郡以穀贱时增价糴入,贵则减价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 2.即常平仓。《宋史·食货志上》:“淳化 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北周 庾信《羽调曲》:“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3.长期平衡。《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常平的详细解释

  1. 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

    汉宣帝 时 耿寿昌 首创。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常平》:“ 汉宣帝 时数丰稔, 耿寿昌 奏诸边郡以穀贱时增价糴入,贵则减价糶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常平》:“惠民之法,莫善於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

  2. 即常平仓。

    《宋史·食货志上》:“ 淳化 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於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 北周 庾信 《羽调曲》:“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3. 长期平衡。

    《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驛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常平的按字解释

常平的词典解释

常平-汉语大词典

常平1.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
●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
●宋高承《事物纪原·利源调度·常平》:“汉宣帝时数丰稔,耿寿昌奏诸边郡以谷贱时增价籴入,贵则减价粜出,名曰‘常平’,此其始也。”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常平》:“惠民之法,莫善于常平,然有法无人,胥归无益。”
2.即常平仓。
●《宋史·食货志上》:“淳化三年,京畿大穣,分遣使臣于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
●北周庾信《羽调曲》:“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3.长期平衡。
●《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四方货殖低昂及它利害,虽甚远,不数日即知,是能权万货重轻,使天下无甚贵贱而物常平,自言如见钱流地上。”

常平倉 -中国文化史辞典

曆代為穩定糧價、調劑民食而設置的倉庫。漢宣帝五鳳四年(前54年),在邊境設置常平倉。《漢書·食貨志》:“邊郡皆築倉,以穀賤時增其價而糴,以利農,穀貴時減價而糶,名曰常平倉。”漢末廢,晉泰始四年(268年)重設。隋開皇五年(585年)改稱義倉,又名社倉。周顯德年間,設惠民倉。北宋沿用隋、周的辦法,設常平倉以平穀價,設義倉以備災荒,設惠民倉,遇歉收減價售給百姓。明設預備倉。清在州縣設常平倉,在市鎮設義倉,在鄉村設社倉。

常平的引证

常平的成语故事

常平的例句

常平的成语接龙

常平的组词

常平的近义词

常平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常平的反义词 常平的近义词 常平的同音词 久固 永安 久盈 安停 平准 禀给 中准 拨繁 常平的常是什么意思 常平的平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常平的词语
  • 常能组什么词
  • 常能组什么词语
  • 常可以组什么词
  • 常可以组什么词语
  • 常字可以组什么词
  • 常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常字能组什么词
  • 常字能组什么词语
  • 常字开头的成语
  • 常字结尾的成语
  • 平能组什么词
  • 平能组什么词语
  • 平可以组什么词
  • 平可以组什么词语
  • 平字可以组什么词
  • 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平字能组什么词
  • 平字能组什么词语
  • 平字开头的成语
  • 平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