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糶 -中国文化史辞典
戰國時魏國李悝提出的扶植、調劑農業生產的主張。方法是豐年由官府平價收購農民的餘粟(平糴);荒年用平價出售積粟(平糶)。《漢書·食貨志上》記李悝的話:“是故善平糴者必謹觀歲有上中下孰。”漢五鳳四年(前54年),在邊郡設置常平倉。晉、隋、宋設置常平倉、義倉、惠民倉,明設置預備倉,都屬平糴、平糶。清代有所謂“平價收穀”,用意同。但在執行中,往往出現種種弊端,使平糴、平糶不能起到應有作用。
平糶-辞源3
【平糶】官府於荒年將存糧平價出售。史記一二九 貨殖傳:“平糶齊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