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中華語文大辭典
幼學幼学丨ㄡˋ ㄒㄩㄝˊyòuxué1.書名。明‧程登吉編。四卷。內容包含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鳥獸花木、神話傳說等,囊括常用的知識及詞彙。以有韻的儷語寫成,方便記誦,為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初名《幼學須知》、《成語考》、《故事尋源》,又名《幼學故事瓊林》、《幼學瓊林》。2.〈書〉古人以十歲為「幼學之年」。引申指幼時的學業。[例]文字雖~,鈍庸今廢忘(宋‧蘇舜欽〈舟中感懷寄館中諸君詩〉)。3.〈書〉指初入學的學童。[例]我想婁潛齋為人,端方正直博雅,盡足做~楷模。小兒拜這個師父,不說讀書,只學這人樣子,便是一生根腳(《歧路燈‧第二回》)。4.〈書〉指年幼始學之時。[例]倬自~慕習魯公書法(唐‧崔倬〈石幢敘〉)。
幼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幼學ㄧㄡˋ ㄒㄩㄝˊyòu xué①幼時的學業。宋.陸游〈楊夫人墓志銘〉:「二子未從外塾,而於幼學之事,各已通貫精習,卓然為奇童矣。」②書名。《幼學瓊林》的簡稱。參見「幼學瓊林幼學瓊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