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底滯ㄉㄧˇ ㄓˋdǐ zhì①閉塞。《文選.陸機.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②困阨。漢.王粲〈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③阻止。唐.韓愈〈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
底滯-辞源3
【底滯】㊀停滯,閉塞。國語 楚下:“夫民,氣縱則底,底則滯,滯久而不振,生乃不殖。”注:“底,著也。滯,廢也。”文選 晉 陸士衡(機)文賦:“及其六情底滯,志往神留,兀若枯木,豁若涸流。”㊁困阨,稽留。藝文類聚五九 漢 王粲 初征賦:“逢屯否而底滯兮,忽長幼以羈旅。”唐 韓愈 昌黎集三六 送窮文:“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於行乎?”㊂平庸。魏書 廣陽王建傳附 拓跋深:“自定鼎 伊 洛,邊任益輕,唯底滯凡才出爲鎮將,轉相模習,專事聚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