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中華語文大辭典
廟號庙号ㄇ丨ㄠˋ ㄏㄠˋmiàohào古代皇帝死後,在太廟中奉祀追尊的名號。如:清代乾隆皇帝的廟號為高宗、嘉慶皇帝的廟號為仁宗。
廟號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追尊為某祖、某宗,並以題廟室,這就叫廟號。廟號始於殷代,如太甲稱太宗,太戊稱中宗,武丁稱高宗。從漢朝起,每個朝代的第一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高祖或世祖,其後的嗣君稱為太宗、世宗等。例如漢代的劉邦稱高祖,漢文帝劉恒稱太宗,漢武帝劉徹稱世宗;唐代的李淵稱高祖,李世民稱太宗。但是,在漢代還不是每個皇帝死後都有廟號,必須是生前“有功”或“有德”者才可以稱“祖”稱“宗”;南北朝時稱“宗”已濫,從唐代起,則幾乎無帝不“宗”了。古人在特別鄭重嚴肅的場合稱呼已死的皇帝時,往往在廟號之後連稱諡號,這就叫全號。如漢文帝的全號是“太宗孝文皇帝”,漢武帝的全號是“世宗孝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