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辞源3
【廣西】㊀省、自治區名。ॳѧȱ 桂。春秋時爲 百越地。秦置 桂林 象郡。漢 元鼎六年改置 蒼梧 鬱林二郡。唐初屬 嶺南道,咸通三年分置 嶺南西道。宋 至道三年置 廣南西路。元置 廣西兩江道宣慰使司和 嶺南廣西道肅政廉訪司,屬 湖廣行省。明置 廣西布政使司。清因之,爲 廣西省。今爲 廣西壯族自治區。參閲 嘉慶一統志四六〇 廣西統部。㊁州名。漢 益州 牂牁二郡地。元 至元十二年置 廣西路,屬 雲南行省。明初改爲府。清 乾隆三十五年降爲直隸州。公元1913年改縣,卽今 雲南 瀘西縣。參閲 嘉慶一統志四九一 廣西直隸州。
廣西省-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廣西省ㄍㄨㄤˇ ㄒㄧ ㄕㄥˇguǎng xī shěng省名。清置廣西省,民國仍沿用。東與南和廣東接界;北界湖南、貴州;西界雲南;西南和越南交界。面積為二十一萬八千九百二十三平方公里,省會為桂林市。境內民貧地瘠,氣候炎熱,物產多未開採。簡稱為「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