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長舌-教育部成語典【台湾】
廣長舌㊣ㄍㄨㄤˇ ㄔㄤˊ ㄕㄜˊguǎng cháng shé釋義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指佛陀的舌葉廣長,覆蓋到髮際。佛教傳說,佛陀在過去世中,能自修十善業,見他人修,心生歡喜讚嘆。悲憫眾生,教導正法,而有此特徵。後人遂用來比喻善說教法。妙法蓮花經・卷六:「眾寶樹下,師子座上諸佛亦復如是,出廣長舌,放無量光。」宋・朱熹・後洞山口晚賦詩:「從教廣長舌,莫盡此時心。」備註附修訂本參考資料號FL00000013401廣長舌備註頻2書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成語典號FL00000046057
廣長舌-辞源3
【廣長舌】佛教謂佛有三十二相,第二十七爲廣長舌相,言舌葉廣長。法華經六 如來神力品:“現大神力,出廣長舌,上至梵世。”後用爲能言善辯之喻。宋 朱熹 朱文公集五 後洞山口晚賦詩:“從教廣長舌,莫盡此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