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散-辞源3
【廣陵散】散,sǎn。琴曲名。散,曲類名稱,如操、弄、序、引之類。三國 魏 嵇康善鼓琴,景元三年被殺,臨刑索琴奏 廣陵散,曲終,歎曰:“袁孝尼(準)嘗從吾學 廣陵散,吾每固之不與,廣陵散於今絶矣!”見 三國志 魏 王粲傳“(嵇康)至 景元中,坐事誅”注引 康别傳。世説新語 雅量“(嵇中散曰)廣陵散於今絶矣”注引 文士傳稱 康臨終所奏爲 太平引,歎曰:“太平引於今絶也!”現存 廣陵散譜最早者見於 神奇祕譜,其題解稱所錄爲 隋宮所收,後流傳於民間。後稱人事凋零或事成絶響爲廣陵散。北齊書 徐之才傳:“次子 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無學術,每歎云:‘終恐同 廣陵散矣!’”參閲 宋 鄭興裔 鄭忠肅奏議遺集下 廣陵散辨。
廣陵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廣陵散ㄍㄨㄤˇ ㄌㄧㄥˊ ㄙㄢˇguǎng líng sǎn①樂曲名。漢、魏時期相和楚調的但曲之一。既用於合奏,也用於獨奏。其中的「慢商調」為此曲所獨有。②三國魏嵇康善彈廣陵散曲,祕不授人,後因反對司馬氏專政而遭讒被害,臨刑索琴彈曰:「『廣陵散』於今絕矣!」見《晉書.卷四九.嵇康傳》。後比喻人事凋零或事無後繼,已成絕響。《北齊書.卷三三.徐之才傳》:「長子林,字少卿,太尉司馬。次子同卿,太子庶子。之才以其無學術,每歎云:『終恐同廣陵散矣!』」也作「廣陵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