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墓-中華語文大辭典
廬墓庐墓ㄌㄨˊ ㄇㄨˋlúmù1.〈書〉結廬守喪。父母或師長死後,服喪期間在墓旁築茅屋而居,守護墳墓。[例]珝初遭母憂,~三年(《明史‧卷一六八‧陳王江許陳萬劉劉尹列傳‧劉珝》)。2.〈書〉服喪期間所居住的墓旁小屋。[例]玉之節義,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時,尚當表旌~,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後漢書‧卷五十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3.〈書〉房舍與祖墓。[例]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仇,有田園~之戀(《清史稿‧卷四七九‧循吏列傳四‧牛樹梅》)。
廬墓-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廬墓ㄌㄨˊ ㄇㄨˋlú mù①結廬守葬。古人遇父母師長過世,為表示對他們的敬愛與哀思,乃在墓旁築茅屋守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那蔡伯皆,漢時人,未做官時,父母雙亡,廬墓致瑞,今府舉他孝廉,何曾為做官不歸?父母餓死?」②屋舍與墳墓。《後漢書.卷五三.申屠蟠傳》:「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