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舍-中華語文大辭典
廬舍庐舍ㄌㄨˊ ㄕㄜˋlúshè1.〈書〉簡陋的小屋;泛指房屋。[例]長住~,不覺車馬喧囂∣地數震動,毀壞民~(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二‧正失》)。2.〈書〉搭建在墓旁的守喪小屋。[例]大喪則授~,辨其親疏貴賤之居(《周禮‧天官‧宮正》)。
廬舍-辞源3
【廬舍】ॳѩً的小屋。周禮 天官 宮正:“大喪,則授廬舍。”注:“廬,倚廬也。舍,堊室也。親者貴者居倚廬,疏者賤者居堊室。”漢書 食貨志上:“井方一里,是爲九夫。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畝,公田十畝,是爲八百八十畝,餘二十畝以爲廬舍。”注:“廬,田中屋也。春夏居之,秋冬則去。”後泛指一般房屋。後漢書三二 樊宏傳:“父 重,字 君雲,世善農稼,好貨殖。……其所起廬舍,皆有重堂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