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陵-辞源3
【廬陵】㊀郡名。東漢 興平元年分 豫章郡置。三國時郡治 高昌(今 江西 泰和縣西北)。晉改治 石陽(今 吉水縣北)。隋 開皇初郡廢,改置 吉州,大業初復置 廬陵郡。唐又改爲 吉州。宋改爲 吉州 廬陵郡。元改爲 吉安路。明 清改爲府。參閲 後漢書 郡國志四 豫章郡、嘉慶一統志三二七 吉安府。㊁縣名。漢置,屬 豫章郡。三國改置 高昌縣,爲 廬陵郡治。梁併 高昌入 石陽。隋改 石陽爲 廬陵。唐移還故 廬陵縣爲 吉州治所。明 清爲 吉安府治。故城在今 江西 吉安市 吉州區。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二七 吉安府一 廬陵縣。
廬陵學案-辞源3
【廬陵學案】有關 北宋 歐陽脩學派的論述。因 歐陽脩爲 吉州 廬陵人而得名。歐陽氏博通經史、“不惑傳注”,開 宋人疑古之風,以經世爲己任,效 春秋之旨纂修 新五代史,主張文學革新,力矯綺靡文風。門人中著名的有 焦千之 劉敞 劉攽 曾鞏 蘇軾等。參閲 清 全祖望補修 宋元學案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