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封-中華語文大辭典
彌封弥封ㄇ丨ˊ ㄈㄥmífēnɡ將試卷上應考人的姓名、編號密封起來;泛指密封。也作「封彌」。[例]~試卷,防止舞弊|~卷宗。
彌封 -中国文化史辞典
科舉考試,為了防止舞弊,考生試卷寫姓名處,由彌封官反轉折疊,用紙釘固糊名,上蓋關防(印章),稱為彌封。此制始於唐代武則天時,“武後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其等第”。宋真宗景德年間,彌封之法成為定制。清末廢科舉以前,一直沿用。鄉試、會試的試卷都采用彌封制,用《千字文》編“紅號”,另有謄錄將試卷(即墨卷)用朱筆謄寫,稱為“朱卷”,送考官評閱,取中者的朱卷按“紅號”調取墨卷,拆卷唱名寫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