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學-中華語文大辭典
形而上學形而上学ㄒ丨ㄥˊ ㄦˊ ㄕㄤˋ ㄒㄩㄝˊxínɡ’érshànɡxué1.哲學史上指哲學中探究超感覺的、經驗以外物件(如上帝、靈魂、意志、自由等)的哲學,即研究萬物(或存在者)根源的學問。2.一種使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永恆不變的;即使產生變動,僅為數量的增減與環境、場所的改變,這些變動因素完全出自事物外部,與事物內部無關。∥也作「形上學」。
形而上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形而上學ㄒㄧㄥˊ ㄦˊ ㄕㄤˋ ㄒㄩㄝˊxíng ér shàng xué哲學的一部門,為英語 Metaphysics 的義譯。研究實有的學科,即論所有事物的共同點及此共同點所擁有的特性。因研討的對象為超物質、超感覺或超現象之物,故譯為「形而上學」,於西元前四世紀由亞里斯多德首創。也稱為「本體論」、「第一哲學」、「實體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