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宋 王禹偁《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3.五彩衣服。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4.谓孝养父母。唐 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宋 沉遘《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明 何景明《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清 冯桂芬《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綵衣娱亲”。
彩衣-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彩衣衣彩戏、彩衣舞、彩衣戏
【出典】 见“老莱衣”条。
【释义】 相传古孝子老莱子年七十著五色彩衣以娱双亲。后因以“彩衣”为孝亲的典故。
【例句】 ①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932)这里以“彩衣争献”称美对方诸子孝顺。②桂殿影寒,蓬山波阔,未似彩衣庭户。(李弥逊《花心动·夫人生日》1060)这里说桂殿、蓬山,未能胜过彩衣庭户,点出子孝的快乐。③芝兰盛,彩衣嬉戏,亲睦冠西宗。(张元干《满庭芳·为赵西外寿》1096)这里以“彩衣嬉戏”点出赵西外子弟孝顺,表明祝美之情。④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石孝友《宝鼎现·上元上江西刘枢密》2031)这里以老莱子比刘枢密,赞其奉亲至孝。⑤庆彩衣、龙节侍慈萱,春长绿。(丁黼《满江红·寿江古心母》2281)这里以“彩衣”点出江古心孝母。⑥纶诰飞来宸眷重,彩衣著处慈颜悦。(张榘《满江红·寿壑相》2685)这里用以颂美贾秋壑奉母孝顺。⑦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李昴英《摸鱼儿·送王子文知太平州》2868)这里说希望王子文功成归来再尽人子之孝。⑧箫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陈著《西江月·寿吴景年》3041)这里以“彩衣娱舞”点出吴景年子孝,表现祝寿场面的欢乐。⑨称衮衣廊庙,枫宸眷宠,彩衣公府,萱砌春荣。(姚勉《沁园春·寿贾丞相》3095)这里以“彩衣”赞贾丞相性孝。⑩珍九鼎,食万钱,谁如有子彩衣鲜。(牟《鹧鸪天·寿何簿乃尊》3143)这里说即使日食佳肴珍味,亦不如有子孝顺更令人快乐。
彩衣-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彩衣彩服
【出典】 见“老莱衣”条。
【释义】 见“老莱衣”条。
【例句】 ①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2278)这里以“衣彩衣”喻指李校书回家省亲。②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杜甫《宗武生日》2535)这里教育宗武要勤奋学习,不必以娱亲为念。③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2549)这里祝孟仓曹早日得官孝亲。④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杜甫《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2559)这里以“彩衣”称赞阳城郡王有孝亲之德。⑤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钱起《送安都秀才北还》2637)这里以“彩衣”喻指回家奉亲。⑥向家流水便,杯橘彩衣香。(钱起《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2637)这里合用“杯橘”(另见)、“彩衣”二典,谓褚澡归觐。⑦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钱起《酬刘起居卧病见寄》2655)这里以“彩服”喻指刘起居卧病在家奉亲。⑧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独孤及《送阳翟张主簿之任》2774)这里期待张主簿成名后归乡奉亲。⑨凤雏联翼美王孙,彩服戎装拟塞垣。(卢纶《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3128)这里以“彩服”切李氏二子归觐。⑩彩衣人竟看,银诏帝亲书。(卢纶《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3132)这里以“彩衣”切浑氏归觐。(11)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权德舆《送卢评事婺州省觐》3639)这里以“彩衣”喻指卢评事归觐。(12)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3639)这里以“彩服”喻指崔端公之子省亲。(13)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权德舆《送韩孝廉侍从赴举》3640)韩孝廉侍亲而行,这里用“彩衣行不废”点明此事。(14)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牟融《翁母些》5313)这里以“彩衣”为喻,谓翁母去世,为子者难以再克尽娱亲之孝。(15)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杜牧《送刘秀才归江陵》5975)这里以“彩服”切刘秀才归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