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制

艺空字典 > 待制

待制的拼音

dài zhì

待制的同音词

拼音为dài的汉字
拼音为zhì的汉字
拼音为dai的汉字
拼音为zhi的汉字

待制的基础解释

1.等待诏命。《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2.官名。唐 置。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明福门。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凡十三人。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宋 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辽 金 元 明 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 宋 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

待制的详细解释

  1. 等待诏命。

    《后汉书·蔡邕传》:“侍中祭酒 乐松贾护 ,多引无行趣埶之徒,并待制 鸿都门 下,憙陈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

  2. 官名。

    唐 置。 太宗 即位,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门下两省,以备访问。 永徽 中,命弘文馆学士一人,日待制于 武德殿 西门。 文明 元年,诏京官五品以上清官,日一人待制于 章善 、 明福门 。 先天 末,又命朝集使六品以上二人,随仗待制。 永泰 时,勋臣罢节制,无职事,皆待制于 集贤门 ,凡十三人。 崔祐辅 为相,建议文官一品以上更直待制。其后著令,正衙待制官日二人。 宋 因其制,于殿、阁均设待制之官,如“保和殿待制”、“龙图阁待制”之类,典守文物,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 辽 金 元 明 均于翰林院设待制,位也在学士、直学士之下,但不及 宋 制隆重。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二》、《金史·百官志一》、《元史·百官志三》、《明史·职官志二》。


待制的按字解释

待制的词典解释

待制-中華語文大辭典

待制待制ㄉㄞˋ ㄓˋdàizhì1.古代官吏的更宿制度。亦指職官名。唐太宗時,命五品以上京官,更宿中書、門下兩省,以備隨時召詢草制。永徽(650-655)中,命弘文館學士一人,每日待制於武德殿西門。文明元年(684),下詔在京五品以上之清官,每日一人待制於章善門、明福門,以備皇帝顧問,稱為待制,遂成定制。宋代沿用唐制,為侍從之職。遼、金、元、明均在翰林院設待制。2.〈書〉等待詔命。[例]侍中祭酒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勢之徒,並~鴻都門下,憙陳方俗閭里小事,帝甚悅之,待以不次之位(《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

待制-辞源3

【待制】㊀制,皇帝詔令。待制,等候詔令。後漢書六十下 蔡邕傳:“侍中祭酒 樂松、賈護多引無行趣埶之徒,並待制 鴻都門下。”㊁ 唐 太宗時,命京官五品以上,輪值中書、門下兩省,以備訪問。永徽中,命弘文館學士一人,日待制於 武德殿西門。永泰時,勳臣罷節制、無職事,皆待制於 集賢門。至 宋,於各殿閣皆置待制之官,如 龍圖閣 天章閣待制之類,爲典守文物之官,位在直學士之下。金於翰林院置待制,位也在直學士之下。元 明因之。參閲 新唐書 百官志二、宋史 職官志二、金史 百官志一、元史 百官志三、明史 職官志二。

待制的引证

待制的成语故事

待制的例句

待制的成语接龙

待制的组词

待制的近义词

待制的反义词

相关字词

待制的反义词 待制的近义词 待制的同音词 直学士 国子祭酒 谏议大夫 起居舍人 龙图阁学士 门下侍郎 承旨 出知 待制的待是什么意思 待制的制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在搜

  • 待制的词语
  • 待能组什么词
  • 待能组什么词语
  • 待可以组什么词
  • 待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待字可以组什么词
  • 待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待字能组什么词
  • 待字能组什么词语
  • 待字开头的成语
  • 待字结尾的成语
  • 制能组什么词
  • 制能组什么词语
  • 制可以组什么词
  • 制可以组什么词语
  • 制字可以组什么词
  • 制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 制字能组什么词
  • 制字能组什么词语
  • 制字开头的成语
  • 制字结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