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教-汉语大词典
德教1.道德教化。
●《孟子·离娄上》:“巨室之所慕,一国慕之;一国之所慕,天下慕之;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材能》:“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德教师人之能。”
●唐元稹《授入朝契丹首领达于只枕等果毅别将制》:“朕闻德教加于四海,则远人斯届。”
2.指德育。
●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若其公理乎,则德教、智教、体教之外,以实用教为最重。”
路德教派-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路德教派ㄌㄨˋ ㄉㄜˊ ㄐㄧㄠˋ ㄆㄞˋlù dé jiào pài西元十六世紀初,由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在德國創立的基督教新教派。他反對地方教士愚民斂財,認為信徒可各憑信心與上帝直接交通,不必倚靠教廷為媒介,也無須承認教宗的權威。信徒約有七千萬人,占全部新教徒的三分之一,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地區以今德國北部和北歐各國為主。也稱為「路德會」、「路德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