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徹懸ㄔㄜˋ ㄒㄩㄢˊchè xuán徹去懸掛的樂器,表示戒懼不敢逸樂。《資治通鑑.卷一一八.晉紀四十.恭帝元熙元年》:「今入歲已來,陰陽失序,風雨乖和,是宜減膳徹懸。」
減膳徹懸-辞源3
【減膳徹懸】古代發生自然災害或天象變異時,帝王減少餚饌和停奏音樂,以示自責。資治通鑑一一八 晉 元熙元年從事中郎 張顯上疏:“今入歲以來,陰陽失序,風雨乖和,是宜減膳徹懸,側身修道。”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馬、牛、羊、犬、豕、雞。諸侯膳用三牲。懸,樂懸也,天子宮懸,諸侯軒懸。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國有大故,則減膳徹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