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論-中華語文大辭典
性善論性善论ㄒ丨ㄥˋ ㄕㄢˋ ㄌㄨㄣˋxìnɡshànlùn孟子的人性論。與荀子的性惡論相對。語本《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認為人生之初,其性即趨向於善,而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乃仁、義、禮、智的四個善端。此一主張,為其「仁政」學說的理論基礎。
性善論 -中国文化史辞典
孟子提出的人性論觀點。認為“善”是天賦於人的本性。善的表現是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從道德觀念講,就是“仁義禮智”四端。這些皆“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孟子的“性善論”成為宋明陸王心學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