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讀南華-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悔讀南華ㄏㄨㄟˇ ㄉㄨˊ ㄋㄢˊ ㄏㄨㄚˊhuǐ dú nán huá唐代溫庭筠因譏諷令狐綯不識《南華經》,因此而觸犯令狐綯,卒不能登第。典出《唐詩紀事.卷五四.溫庭筠》。後比喻學問高深而不容於人或遭人忌妒。宋.陸游〈懷鏡中故廬〉詩:「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南華。」
悔讀南華-辞源3
【悔讀南華】唐詩紀事五四 溫庭筠:“令狐綯曾以舊事訪於 庭筠,對曰:‘事出 南華,非僻書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時宜覽古。綯益怒,奏 庭筠有才無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詩曰:‘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 南華第二篇。’”南華經卽 莊子。後人詩文中卽以悔讀 南華指學問高深而不爲人容的典故。宋 陸游 劍南詩稾十九 懷鏡中故廬:“從宦只思乘下澤,忤人常悔讀 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