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勒馬-中華語文大辭典
懸崖勒馬悬崖勒马ㄒㄩㄢˊ 丨ㄞˊ ㄌㄜˋ ㄇㄚˇxuányái-lèmǎㄒㄩㄢˊ 丨ㄚˊ ㄌㄜˋ ㄇㄚˇxuányá-lèmǎ到了山崖邊及時勒住韁繩,使馬不再前進。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能及時醒悟回頭。[例]~,為時未晚。
懸崖勒馬-辞源3
【懸崖勒馬】行近崖邊,勒馬不進。比喻面臨險境,翻然悔悟。景德傳燈錄二十 真禪師有“直須懸崖撒手”語。元曲多作“臨崖勒馬”。元明雜劇 元 鄭德輝 智勇定齊三:“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纔收騎,尚兀自追趕着爭持。”臨崖,後也作“懸崖”。清 紀昀 閲微草堂筆記八 如是我聞二:“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