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懸癰ㄒㄩㄢˊ ㄩㄥxuán yōng生於會陰的癰。初期微癢多痛,後熱腫而潰爛,變成瘡勞。也稱為「坐馬癰」。
懸癰-辞源3
【懸癰】病名。1.生於上腭的腫物。明 朱橚 普濟方三六五 舌腫等疾:“若喉舌上有物,如蘆籜盛水狀者,名懸癰。”王肯堂 證治準繩 幼科 咽喉:“又有熱毒衝於上腭而生瘡,謂之懸癰。”2.會陰部的膿腫。宋 張杲 醫説三 懸癰:“穀道外腎之間所生癰毒,名爲懸癰。”明 薛己 薛氏醫案十五 外科樞要 懸癰:“懸癰,謂瘡生於玉莖之後、穀道之前,屬足三陰虧損之症。”參閲 醫宗金鑑六九 外科 下部 懸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