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辞源3
【成都】㊀縣名。戰國 秦 惠王置,治所在今 四川 成都市 錦江區,歷代因之。三國 蜀漢及 五代 前蜀、後蜀皆建都於此。北宋 李順起義軍曾在此建都,國號 大蜀。明末 張獻忠起義軍也在此建立 大西國,稱 西京。㊁府、路名。唐 至德二年改 蜀郡,置 成都府,治所在今 四川 成都市。宋 嘉祐五年改 成都府路,元初改 成都路,明初復爲府,清因之,爲 四川省治。公元1913年廢。參閲 嘉慶一統志三八四 成都府一。㊂郡名。晉 懷帝時割 南郡的 華容 州陵 監利三縣别立 豐都,合四縣置 成都郡。愍帝 建興中併還 南郡。故治在今 湖北 監利縣西北。參閲 晉書 地理志下 荆州。
成都市-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成都市ㄔㄥˊ ㄉㄨ ㄕˋchéng dū shì城市名。四川省省會,位於成都平原東南,岷江船運的終點,是該省西部的陸運中心。商業繁盛,交通便利。市內街道、建築平整寬闊,風景明秀,多古蹟名勝。因五代蜀後主孟昶於城口遍種芙蓉,故也稱為「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