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金-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戧金ㄑㄧㄤˋ ㄐㄧㄣqiàng jīn先在器物上刻劃出圖案花紋,然後在刻痕中填上金色。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這一個戧金鎧身上穿,那一個蘸鋼鞭腕上懸。」《紅樓夢.第四十回》:「未至池前,只見幾個婆子手裡都捧著一色捏絲戧金五彩大盒子走來。」
戧金-辞源3
【戧₃金】在器物上雕刻圖案,填嵌赤金。也作“鎗金”。宋 吳自牧 夢粱錄十二 湖船:“湖中大小船隻,不下數百舫。……各有其名,曰百花、十樣錦、七寶、戧金、金獅子……其名甚多。”此指戧金爲飾的船。樂府羣珠一 元 馬九皋[ 薛昂夫] 山坡羊 苦雨之一:“銷金鍋在,湧金門外,戧金船少欠 西湖債。”明史 輿服志一:“檻座皆紅髹。前二柱戧金。”參見“鎗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