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为缗约五千余缗,而城可成矣。
现代-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粗疏、浮浅、散乱是他们的通病,第一类里却多简单、明了、匀整的东西,所以是好。这里我们应该截长补短。
明-陈仁锡--《纪城南关旅顺》:回视旅顺口,俨然葫芦底也,口狭底宽,截长补短,计将百里许。
清-乔光烈--《延鄜赈米各半分运议》:道里本有参差,截长补短,庶免此盈彼绌,致有偏枯。
现代-朱光潜-六-《谈美书简》:否定共同美感,就势必要破坏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包括文艺在内)的两大基本政策:一是对传统的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一是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的交流借鉴、截长补短。
元-脱脱等--《金史·白撒传》:又召在京军官于上清宫,平日防城得功者如内族按出虎、大和儿、刘伯纲等皆随召而出,截长补短假借而用,得百余人。
近代-康有为-辛部第一章-《大同书》:以四洲海陆截长补短计之,亚西亚东西可七千英里,南北可五千三百英里。
--卷一〇八-《朱子语类》:今日人材,须是得个有见识又有度量人,便容受得今日人材;将来截长补短使。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上》:然李近体足自名家,杜诸绝殊寡人彀。截长补短,盖亦相当。
清-王浚卿-一六-《冷眼观》:何况外国是真有本领的人,遇着自己国里没有的学问,无不虚心采访,想收截长补短的效力呢。
jié cháng bǔ duǎn
1、教师之间,应互相截长补短,共同提高。
2、三年来买卖有盈有亏,截长补短,多少还有些利润。
3、彼此能截长补短、互相砥砺的朋友跟他最合得来。
4、据说如果有一天,三家把各有所长的绝学融会贯通,截长补短。
5、只有更多的了解自己,才能更准确知道如何截长补短,趋吉避凶,才清楚地知道怎样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发挥自己特长,以获成功。
6、溯溪包含了游泳、攀岩、户外定向和野外求生等元素,由于技巧多样,所以探险队员间截长补短发挥团队精神很重要。
7、王财信志满满道,经过这几天和霸虎的合作,两人之间倒是培养出了一股默契,一文一武,正好互相截长补短。
8、这段时间其实还算满消停的,我和胖子足不出户,就是练功、喝酒、扯闲皮儿,截长补短的,黄三叔来我们这儿蹭顿饭。
9、如太过,则裁其过,如不为,则益其不及,使其过变中,截长补短,损高益下,莫不有当然之理。
10、妥协是其中一方放弃,心中总有不甘,解决是双方截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