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履地-中华成语大词典
戴天履地
【拼音】:dài tiān lǚ dì
解释
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为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示例
你我皆向蒙王恩,~。不能报其万一。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八回
近义词
戴天蹐地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生活在天地间
戴天履地-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戴天履地ㄉㄞˋ ㄊㄧㄢ ㄌㄩˇ ㄉㄧˋdài tiān lǚ dì頭頂著天,腳踏著地。比喻生存於人世間。《後漢書.卷四八.翟酺傳》:「臣荷殊絕之恩,蒙值不諱之政,豈敢雷同受寵,而以戴天履地。」《周書.卷一一.晉蕩公護傳》:「爾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負。」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吾闻,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
宋-陈亮--《谢汪侍郎启》:戴天履地,获自附人子之中;分死得生,无非拜大贤之赐。
清-曹雪芹-第七八回-《红楼梦》: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患,我意亦当殒身于下。
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翟酺传》:臣荷殊绝之恩,蒙值不讳之政,岂敢雷同受宠,而以戴天履地。
近代-梁启超--《变法通议·学校总论》:呜呼! 同是圆颅方趾,戴天履地,而必事事俯首拱手,待命他人,岂不可为长太息矣乎!
明-孙承恩--《姚处士并配李孺人合葬墓志铭》:若裘马轻肥,坐食俸禄,不能勉务忠清,何以戴天履地?
当代-区达权--《步行无价》:步行洒脱。沐日月,栉风雨,戴天履地,无拘无束。
清-侯方域--《拟思宗政元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同是戴天履地之人,独笑龙逢非俊物。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子胥曰:吾闻父母之仇不与戴天履地。
唐-令狐德棻--《周书・晋荡公护传》:今日以后,吾之残命,唯系于汝,尔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dài tiān lǚ dì
1、他也是戴天履地的人,不会不明白此中含义。
2、戴天履地,中有鬼神,勿云冥昧,而可欺负。
3、九万里宗邦,久沦伤心惨目之境,五百兆臣民,不共戴天履地之仇。
4、七尺伟然,戴天履地,贺同学喜行冠礼。
5、河风呼呼的吹刮着,让素娘感到只有在这大河边,才会真正的和天地亲近,才有戴天履地的感触。
6、天有阴阳,地有五行,人居覆载之中,戴天履地,自有玄机悄然运行。
7、年轻人做事有冲劲,但往往戴天履地,难免受挫
8、老师总是教导我们不要做井底之蛙,了解戴天履地,现在终于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了
9、如果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戴天履地的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