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自-汉语大词典
所自由来;来源。
●宋曾巩《蒲宗孟祖伸赠太子少傅制》:“流泽也远,有孙而贤。进于中台,捴国纲辖。善有所自,朕惟汝嘉”
●明文征明《叙陈氏家乘》:“不知姓之所自,而昧昭穆之叙。”
●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快雪堂》肥瘦两刻皆佳,而瘦本神理,绝似伯衡相公。虽为至戚,询其后人,莫知所自。”
在所自处-中华成语大词典
在所自处
【拼音】:zài suǒ zì chǔ
解释
处:处理。在于自己如何处世。形容在一定的环境中,要自己选择立足之处。
出处
《史记·李斯列传》:“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示例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秦朝大臣李斯年轻时上厕所见到老鼠争吃蛆吃,见到人来后仓皇逃跑,到官仓时见到老鼠们正在细嚼慢咽,根本不理会人。李斯不由感慨万分,同是老鼠竟有天壤之别,生活的环境不同,爬上去为贤者、君子,沦落下层的就是愚民、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