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打當ㄉㄚˇ ㄉㄤdǎ dāng①準備、收拾、安排。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五折》:「我可也不索慌,不索忙,早把手腳兒十分打當,看那廝怎做隄防。」《水滸傳.第二四回》:「且說武大郎吃了早飯,打當了擔兒,自出去做道路。」也作「打疊」。②江湖醫生。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二折》:「著甚麼做藥錢調治,赤緊的當村裡都是些打當的牙槌。」③饋送財物以求方便。《宋史.卷四九〇.外國傳六.高昌傳》:「凡二日至都囉囉族,漢使過者,遺以財貨,謂之『打當』。」
打當-辞源3
【打當】當,dàng。㊀準備,收拾。猶打疊。清平山堂話本二 快嘴李翠蓮記:“荳兒米麥滿床上,仔細思量像甚樣,公婆性兒又莽撞,只道新婦不打當。”元曲選 紀君祥 趙氏孤兒五:“早把手脚兒十分打當,看那廝怎做隄防。”㊁饋送財物以求方便。猶打點。宋史四九〇 高昌傳:“凡二日,至 都囉囉族,漢使過者,遺以財貨,謂之打當。”㊂指賣草藥兼行醫者。元 關漢卿 拜月亭雜劇二:“怕不大傾心吐膽盡筋竭力把個牙推請,則怕小處盡是打當。”牙推,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