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驚蛇-中華語文大辭典
打草驚蛇打草惊蛇ㄉㄚˇ ㄘㄠˇ ㄐ丨ㄥ ㄕㄜˊdǎcǎo-jīnɡshé比喻做事不謹慎,被對方察覺而採取防備措施。[例]這次行動提早曝光,~,一幫壞人全跑了。
打草驚蛇-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打草驚蛇ㄉㄚˇ ㄘㄠˇ ㄐㄧㄥ ㄕㄜˊdǎ cǎo jīng shé語本宋.鄭文寶《南唐近事》:「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打草驚蛇比喻某甲受到懲戒,而使某乙知所警惕。後多比喻行事不密,使對方有所察覺,預先防備。《水滸傳.第二九回》:「空自打草驚蛇,倒乞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須用上些水磨工夫,叫他們潛移默化,斷不可操切從事,以致打草驚蛇,反為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