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東倒西-辞源3
【扶東倒西】比喻隨人意轉移,自無主見。二程語錄十一:“與學者語,正如扶醉人,東邊扶起卻倒向西邊,西邊扶起,卻倒向東邊,終不能得他卓立中途。”宋 朱熹 朱子語類一三一 本朝五:“張魏公(浚)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全不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裏,忘了那裏。”
扶東倒西-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扶東倒西ㄈㄨˊ ㄉㄨㄥ ㄉㄠˇ ㄒㄧfú dōng dǎo xī比喻做人沒有主見,隨他人之意而轉變。語本《朱子語類.卷一三一.中興至今日人物上》:「張魏公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全不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裡,忘了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