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扶風ㄈㄨˊ ㄈㄥfú fēng①迅疾的風。《淮南子.覽冥》:「陰陽交爭,降扶風,雜凍雨,扶搖而登之。」②縣名。參見「扶風縣扶風縣」條。
扶風-辞源3
【扶風】㊀疾風。淮南子 覽冥:“陰陽交爭,降扶風,雜凍雨。”㊁郡名。三國 魏改 漢 右扶風置。治 槐里(今 陝西 興平市東南)。北魏兼置 岐州,隋 開皇三年郡廢; 隋 大業及 唐 天寶時又曾改 岐州爲 扶風郡。郡治移於今 鳳翔縣。參閲 嘉慶一統志二三五 鳳翔府一。參見“右扶風㊀”。㊂縣名。今屬 陝西省。唐初爲 湋川縣,貞觀八年置 扶風縣。爲古代 周部落聚居地 周原的一部分。參閲 新唐書 地理志一、寰宇通志九四 鳳翔府 扶風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