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當-辞源3
【抵當】㊀(~dǎng)抗拒,抗禦。宋 朱熹 朱子語類一三〇 本朝四:“張孝純 靖康間守 太原,虜人圍其城,凡抵當半年,守得極好,虜人攻之不能下。”㊁(~dàng)抵押。宋 劉安世 盡言集五 論章惇強買朱迎等田産事:“右臣伏見 蘇州 崑山縣百姓 朱迎 徐宗 唐遂 諸育四人經户部陳狀,各稱有田産,元係抵當市易官錢,後來連值災傷,不能如期結絶。”也指抵押品。宋史三二七 王安石傳:“市易之法,聽人賒貸縣官貨財,以田宅或金帛爲抵當,出息十分之二。”
抵當-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抵當㈠ㄉㄧˇ ㄉㄤˇdǐ dǎng①抵御抵御①抗禦、抵抗。《朱子語類.卷一三〇.熙寧至靖康用人》:「凡抵當半年,守得極好,虜人攻之不能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九齣》:「明日順流東下,料知沒人抵當。」也作「抵擋」。②支撐。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那李二呵也無男,也無女的,單則是一夫一婦,你可便著誰來抵當門戶。」抵當㈡ㄉㄧˇ ㄉㄤˋdǐ dàng以財物抵押。《喻世明言.卷四〇.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看看日沒黃昏,李萬腹中餓極了,看見間壁有個點心店兒,不免脫下布衫,抵當幾文錢的火燒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