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之仪--《姑溪居士文集·一二·慧林正老真赞》:有抽钉拔楔之妙手。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圆通道旻禅师》:诸佛出世,无法与人。只是抽钉拔楔,除疑断惑。学道之士,不可自谩。
元-李寿卿-第四折-《度柳翠》: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抽丁拔楔。
明-佚名-卷五八四〇-《永乐大典》:雪窦道,我爱韶阳新定机,一生与人抽钉拔楔。
宋-李之仪--《宝觉昕长老画赞》:在处淘金拣玉,随缘运筏通津,偏理抽钉拔楔,更能因语识人。
宋-释语明--《联灯会要·七·天台平田普岸禅师》:临济访师,到路口先逢一嫂在田使牛。济问嫂:“平田路向甚么处去?”嫂打牛一棒曰:“这畜生到处走,到此路也不识。”济又曰:“我问你平田路向甚么处去?”嫂曰:“这畜生五岁尚使不得。”济心语曰:“欲观前人,先观所使,便有抽钉拔楔之意。”
宋-道融--《丛林盛事·上·竹原庵主》:诸方为人皆是抽钉拔楔,解黏去缚;我这里为人一味添钉添楔,加黏加缚,送向深潭里,教你自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