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而去-中华成语大词典
拂衣而去
【拼音】:fú yī ér qù
解释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
示例
太后深以为不可,帝~,曰:‘何必谋于闺门!’ ★《新五代史·汉高祖皇后李氏传》
近义词
拂袖而起、拂袖而去
反义词
语法
作谓语;用于发怒时
成语故事
王子敬少年时,曾经看见他父亲的门生们在一起赌博,见有胜负就说“南风不竞”。这些门生看他是小孩子就轻蔑地说:“小孩子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十分生气地说:“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就拂衣而去
拂衣而去-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拂衣而去ㄈㄨˊ ㄧ ㄦˊ ㄑㄩˋfú yī ér qù心中憤怒,甩動衣袖而離去。《周書.卷四二.劉璠傳》:「璠曰:『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也!』遂拂衣而去。」也作「拂袖而起」、「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