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子-中華語文大辭典
拔罐子拔罐子ㄅㄚˊ ㄍㄨㄢˋ ˙ㄗbáɡuànzi一種中醫民俗療法。是以鐵、竹筒、陶瓷等製成的小罐內,將點燃的酒精棉球、紙片置於火罐內,再趁熱迅速將罐口倒扣在一定穴位上或患處皮膚表面。罐內因燃燒的空氣減少,產生負壓,造成皮膚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拔罐子通常用於腰痛、頭痛、神經痛、關節炎和哮喘等病症。也作「拔火罐」、「拔罐」。★也作「拔火罐兒」。
拔罐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拔罐子ㄅㄚˊ ㄍㄨㄢˋ ˙ㄗbá guàn zi一種中醫治療方法。在小罐內點火燃燒片刻,趁熱將罐倒扣在皮膚上,罐內因燃燒而空氣減少,產生負壓,皮膚被吸,引起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以達到治療目的。也作「拔火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