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中華語文大辭典
拙政園拙政园ㄓㄨㄛˊ ㄓㄥˋ ㄩㄢˊzhuózhènɡyuánㄓㄨㄛ ㄓㄥˋ ㄩㄢˊzhuōzhènɡyuán園林名。位於江蘇蘇州婁門內東北街。原為唐代詩人陸龜蒙故宅。明正德年間(1506-1521)御史王獻臣改建別墅,名「拙政園」,取「拙者之為政」之意。占地4萬平方公尺。太平天國時期曾為忠王府後花園。全園以水池為中心,建築物均臨水。分東、中、西三部分,中部為全園精華,有借景入園之妙。以漏窗、迴廊相聯繫,山水亭臺,交相掩映。具有典型的江南園林特色,是古代造園藝術的傑作。
拙政園-辞源3
【拙政園】我國著名園林建築,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 江蘇 蘇州市。園址本爲 唐 陸龜蒙故宅。元爲 大宏寺。明 嘉靖中,御史 王獻臣因寺遺址建别墅,以自託 潘岳 閑居賦 序“拙者之爲政也”,題名 拙政。清初爲 海寧 陳之遴所得。陳流放塞外,宅籍没入官,改爲駐防將軍府。後歸 王永寧,尋復没入官。康熙十八年,改爲 蘇 松 常道署,裁撤,散爲民居。乾隆間,蔣誦先重加修葺,改名 復園。咸豐間,太平天囯占領 蘇州,於此建 忠王府。清重占 蘇州後,於此設八旗 奉 直會館,恢復舊名。新 中國成立後,全部重修,與 滄浪亭 獅子林 留園稱爲 蘇州四大名園。明 文徵明有 拙政園圖記,清 吳偉業有 拙政園山茶歌。參閲 清 錢泳 履園叢話二十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