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術-中華語文大辭典
拳術拳术ㄑㄩㄢˊ ㄕㄨˋquánshù一種拳腳並用而不用兵器的武術。[例]~精湛|精通南北~。
拳術 -中国文化史辞典
徒手武術的總稱。古代又稱卞、弁、手搏、手拼。既有禦敵的能力,又有健身的作用。春秋時代的《詩經》已有“無拳無勇”(《小雅·巧言》)的詩句,《管子·小匡》記載齊桓公選才,強調“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於眾者”。宋代不少拳術已以套路形式出現。如宋太祖長拳三十二勢,溫家七十二行拳、猴拳三十六路等。拳術在明清之際最為盛行,長拳、太極拳、南拳、形意拳、少林拳、通臂拳以及一些象形拳種如螳螂拳、猴拳等日趨成熟,流派紛繁,風格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