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斧-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持斧
【出典】 《汉书》卷六十六《王訢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
【释义】 汉武帝时绣衣御史暴胜之,奉命持斧捕盗。后世用作咏御史的典故。
【例句】 ①借问持斧翁,几年长沙客。(杜甫《两当县吴十侍御江上宅》2294)这里以“持斧翁”喻指吴侍御。②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元结《酬裴云客》2709)这里说裴云客官为御史。③仍劳持斧使,尚宰茂陵人。(耿湋《赠兴平郑明府》2998)郑明府有御史衔,故以“持斧使”相称。④予时与和鼎,官班各持斧。(杜牧《李甘诗》5942)李甘(和鼎)曾为侍御史,作者当时也任监察御史,这里以“各持斧”为喻。
持斧-汉语大词典
持斧《汉书·王欣传》:“武帝末,军旅数发,郡国盗贼群起,绣衣御史暴胜之使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从事,诛二千石以下。”后以“持斧”指执法或皇帝派出的御史等执法之官。
●唐沈亚之《上家官书》:“顾世之持斧之士,安足以摹哉!”
●宋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绣衣脱后休持斧,珠履抛来免过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