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
当代-高阳-上册-《清宫外史》:我们跟人家办交涉,要请人帮忙,要蹈瑕乘隙拣人的便宜,要先懂万国公法,不然处处授人以柄,到要讲理的时候,就讲不过人家了。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如喜其便捷,委以耳目腹心,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
唐-李德裕--《人物志论》:项羽坑秦卒以结怨关中,弃咸阳而眷怀旧土,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岂得谓之合变乎?
当代-谭仲池-一一章-《都市情缘》:你跟了我这些年,有些事在处理时要多点心眼,不要授人以柄,不要因小失大。
现代-梁实秋-一四-《槐园梦忆》:受则不但自己良心所不许,而且授人以柄,以后永远被制于人。
shòu rén yǐ bǐng
1、如再授人以柄,树碑立传,罪不可逭。
2、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3、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
4、说话做事要谨慎小心,千万不可自相矛盾,以免授人以柄。
5、他们指出中国害怕在货币政策上授人以柄。
6、他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这样容易授人以柄。
7、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
8、出师无名,会授人以柄,说他挟私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