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襲-中華語文大辭典
掩襲掩袭丨ㄢˇ ㄒ丨ˊyǎnxí1.〈書〉突然襲擊。[例]石越傾鄴城之眾,輕相~,兵陣未交,越已隕首(《晉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既而率眾東過,高麗出兵~輜重,仲文迴擊,大破之(《隋書‧卷六十‧于仲文列傳》)。2.〈書〉風靡。[例]當時道家言極盛,全國為所~,莫能奪之(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六章第二節》)。
掩襲-辞源3
【掩襲】乘人不備,突然襲擊。三國志 魏 袁紹傳“(劉)備奔 紹”注引 魏氏春秋檄州郡文:“往歲伐鼓北征,討 公孫瓚,彊禦桀逆,拒圍一年。操因其未破,陰交書命,欲託助王師,以相掩襲,故引兵造 河,方舟北濟。”又見 文選 漢 陳孔璋(琳)爲袁紹檄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