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中華語文大辭典
揚琴扬琴丨ㄤˊ ㄑ丨ㄣˊyánɡqín擊弦樂器名。琴體為梯形扁木箱,上面安置金屬弦,以竹製小槌敲擊發聲。用於戲曲、曲藝等的伴奏,亦可獨奏。約明末由波斯(伊朗)傳入。也作「洋琴」(★今不用)。
揚琴 -中国文化史辞典
古代擊弦樂器。又名洋琴,出自外國,明代傳入,先流行於廣東沿海一帶,後傳至內地。琴身扁平盒狀,琴面有方形、梯形或蝴蝶形等狀,故又名方形琴、梯形琴、扇面琴、蝴蝶琴等。彈奏者雙手各執長約三十厘米的琴竹(輕巧而富彈性的扁平細竹棒),擊弦而得音,因又名打琴。我國早期的揚琴,用鐵絲為弦,後改為鋼絲。並有兩排馬八檔式,兩排馬十檔式和兩排馬十二檔式等多種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