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聲-辞源3
【揚聲】㊀高聲。晏子春秋 諫上:“兑上豐下,倨身而揚聲。”㊁振起聲名。文選 漢 孔文舉(融)論盛孝章書:“今 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㊂故意對外宣揚。三國志 蜀 趙雲傳:“明年,(諸葛)亮出軍,揚聲由 斜谷道,曹真遣大衆當之。”㊃喪家使人號哭以助哀。唐 李匡乂 資暇集下 揚聲:“喪筵之室,俾妓婢唱悲切聲,以助主人之哀者,謂之揚聲,不知起自何代。”
揚聲-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揚聲ㄧㄤˊ ㄕㄥyáng shēng①揚名,傳播聲譽。三國魏.曹植〈白馬篇〉:「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如得龍躍天衢,振翼雲漢,揚聲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②發高聲。《樂府詩集.卷四九.清商曲辭六.西曲歌下.江陵樂》:「逢人駐步看,揚聲皆言好。」《三國演義.第二回》:「遂奮力提刀上岸,揚聲大叫,東西指揮,如喚人狀。」③故意放言、宣傳。《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