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髮吐哺-中華語文大辭典
握髮吐哺握发吐哺ㄨㄛˋ ㄈㄚˇ ㄊㄨˇ ㄅㄨˇwòfǎ-tǔbǔㄨㄛˋ ㄈㄚˋ ㄊㄨˇ ㄅㄨˇwòfà-tǔbǔ《史記‧卷三十三‧魯周公世家》記載: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無法一口氣洗完頭、吃完飯,皆因急於接待賓客。比喻求賢心切。[例]要把國家治理好,為政者應要有~的精神,禮賢下士,廣納人才。
握髮吐哺-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握髮吐哺ㄨㄛˋ ㄈㄚˇ ㄊㄨˇ ㄅㄨˇwò fǎ tǔ bǔ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典出《韓詩外傳.卷三》。比喻求賢心切。唐.陸贄〈興元論解羌公輔狀〉:「陛下握髮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士無賢愚,咸宜錄用。」《宋書.卷五九.張暢傳》:「周公握髮吐哺,二王何獨貴選?」也作「吐哺捉髮」、「吐哺握髮」、「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握髮吐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