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材-全唐诗宋词元曲典故辞典
散材散木
【出典】 《庄子·人间世》:“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释义】 《庄子》上说,栎社树大而不材,是无用的“散木”。后因用“散材”、“散木”指不成材的人,或用作自谦之词。
【例句】①喜支离得佚,散材可寿;一丘自足,万象中涵。(赵以夫《沁园春·次方时父》2666)这里以“散材”自喻,庆幸自己老而无用,反而得享清福。②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张炎《风入松·听琴中弹樵歌》3504)这里以“散木”自喻。
散材-辞源3
【散₂材】卽散木。常用爲不才之喻。唐 姚合 姚少監集一 送狄尚書鎮太原詩:“散材無所用,老向瑣闈眠。”宋 張方平 樂全集三 再入禁林卽事詩:“疎籟豈知諧律呂,散材無意入轅輪。”參見“散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