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誕-辞源3
【散₂誕】㊀放誕不羈。南朝 梁 陶弘景 陶隱居集 題所居壁詩:“夷甫任散誕,平叔坐談空,不意 昭陽殿,化作單于宮。”夷甫,王衍字。平叔,何晏字。㊁逍遥自在。宋 司馬光 司馬文正公集十 八月五夜省直詩:“留連惜紈扇,散誕脱紗巾。”又 范成大 石湖集十五 步入衡山詩:“更無騎吹喧相逐,散誕閒身信馬蹄。”也作“散淡”。紅樓夢七:“可知是他誠心叫你散淡散淡,别孤負了他的心。”
散誕-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散誕ㄙㄢˇ ㄉㄢˋsǎn dàn優閒、舒散放誕。宋.吳潛〈八聲甘州.記高岡〉詞:「我亦歸來巖壑,正不妨散誕,笑口頻開。」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世人多慮我無憂,一片身心得自由;散誕清閑無個事,臥吹風管月明秋。」也作「散淡」、「散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