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中華語文大辭典
文學文学ㄨㄣˊ ㄒㄩㄝˊwénxué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會生活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例]兒童~|女性~|~批評。
文學-辞源3
【文學】㊀原指文章博學,爲 孔門四科之一。論語 先進:“政事:冉有 季路。文學:子游 子夏。”後也指文獻經典或儒家經籍。漢書 武帝紀 元朔元年十一月詔:“選豪俊,講文學。”㊁指文章或文才。三國志 魏 王粲傳:“始 文帝爲五官將及 平原侯植皆好文學。”南齊書 王智深傳:“先是 陳郡 袁炳,字 叔明,有文學,亦爲 袁粲所知。”㊂文書,文件。史記八八 蒙恬傳:“恬嘗書獄典文學。”索隱:“謂 恬嘗學獄法,遂作獄官,典文學。”㊃ 南朝 宋設立的儒、玄、文、史四門學科之一。宋書 雷次宗傳:“時國子學未立,上留心藝術,使 丹陽尹 何尚之立玄學,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立史學,司徒參軍 謝元立文學,凡四學並建。”㊄學校,學堂。水經注三三 江水:“南岸道東有文學。始,文翁爲 蜀守,立講堂,作石室于南城,……後州奪郡學,移 夷星橋南岸道東。”㊅官名。漢州郡及王國皆置文學,略如後世的教官。三國 魏置太子文學。北周及 唐因之。晉諸王置師友、文學各一人。唐代諸王府也設文學。唐初,州縣置經學博士,德宗時改稱文學。參閲 晉書 職官志、通典三十 職官十二、新唐書 百官志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