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中華語文大辭典
文心雕龍文心雕龙ㄨㄣˊ ㄒ丨ㄣ ㄉ丨ㄠ ㄌㄨㄥˊwénxīn diāolónɡ書名。南朝梁‧劉勰作。十卷,共五十篇。因不滿時文浮靡與前人文論的片面瑣碎,故作《文心雕龍》以立言傳世。文心,言為文之用心;雕龍,言文采之修飾。全書分為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部分,以儒家思想為本,探討三十三種文體,提出文學演變與外在環境的關聯、批評標準與批評家之修養、形式內容並重等主張,體大而慮周,為中國第一部系統性的文學理論著作,對後世文學批評及創作影響深遠。
文心雕龍-辞源3
【文心雕龍】南朝 梁 劉勰著。十卷,五十篇。以文章雕縟成體,取 戰國 齊人 騶奭别名 雕龍奭爲義,故稱 文心雕龍。其書論文章之體制及其工拙。自 隋 唐卽通行。據 序志稱上下篇,可知原分二卷。隋書 經籍志四著錄已作十卷,蓋後人所分。有 清 黃叔琳輯注本。參見“劉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