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課-中華語文大辭典
文王課文王课ㄨㄣˊ ㄨㄤˊ ㄎㄜˋwénwánɡkè舊時以銅錢作卜具,推斷吉凶禍福的一種卜筮形式。傳說伏羲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因卦而起課,故名。
文王課 -中国文化史辞典
舊時一種以制錢或銅元為蔔具的占課法。相傳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推演為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因卦而起課,故稱為“文王課”。其占法以錢三枚放在有蓋的竹筒裏,祝禱畢,連搖數次倒出,看錢兩背一面者叫拆,一背兩面者叫單,三背者叫重,三面者叫交。如此六次,即成六爻卦。六爻之旁附有“子”、“寅”、“辰”、“午”、“申”、“戌”六字,中間的六爻是卦,旁邊的六字是課,以課附會人事,推斷吉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