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火-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斷火ㄉㄨㄢˋ ㄏㄨㄛˇduàn huǒ禁炊。舊俗寒食節,禁火三天,一概冷食。《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寒食》引晉.陸翽〈鄴中記〉:「并州俗,冬至後百五日,為介之推斷火,冷食三日。」唐.韓鄂《歲華紀麗.卷一.寒食》:「禁其煙,周之舊制;不斷火,魏之新規。」也稱為「斷煙」。
斷火-辞源3
【斷火】斷絶用火烹煮食物。舊俗清明節前一日起禁火三日,稱斷火。藝文類聚四 魏武帝 明罰令:“聞 太原 上黨 西河 鴈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爲 介子推。”又引 晉 陸翽 鄴中記:“并州俗,冬至後百五日,爲 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