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中華語文大辭典
方外ㄈㄤ ㄨㄞˋfānɡwài1.世俗之外。[例]~之人|~之交。2.〈書〉一定的範圍或區域之外。多指異域或邊遠地區。[例]遠方殊俗,重譯而朝,澤及~(《史記‧卷六十‧三王世家》)。
方外-辞源3
【方外】㊀世俗之外。莊子 大宗師:“孔子曰:彼游方之外者也,而 丘遊方之内者也。”文選 三國 魏 曹子建(植)七啓:“俯倚金較,仰撫翠蓋,雍容暇豫,娛志方外。”㊁指神仙居住之處。楚辭 屈原 遠遊:“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唐 白居易 長慶集七十 白蘋洲五亭記:“此不知方外也,人間也,又不知 蓬 瀛 崑 閬復何如哉。”㊂域外,邊遠地區。史記 孝文紀詔:“朕旣不明,不能遠德,是以使方外之國或不寧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