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隋书·律历志上》:“所谓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2.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宋 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上方考古道,兴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战之备。”《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王阮 有文武干略,尝知 濠州,请復 曹瑋 方田、种世衡 射法,日夜守备。”按,《玉海》卷一七六:“﹝ 端拱 二年﹞内出手詔諭边将曰:‘朕今立法令,缘边作方田,已颁条例,量地里之远近,列置塞栅。此可以限其戎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
3.指 宋 王安石 所行之方田法。《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 ﹞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参见“方田法”。
方田-汉语大词典
方田1.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
●《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郑玄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隋书·律历志上》:“所谓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2.指宋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
●宋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上方考古道,兴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战之备。”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王阮有文武干略,尝知濠州,请复曹玮方田、种世衡射法,日夜守备。”
按,《玉海》卷一七六:“﹝端拱二年﹞内出手诏谕边将曰:‘朕今立法令,缘边作方田,已颁条例,量地里之远近,列置塞栅。此可以限其戎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
3.指宋王安石所行之方田法。
●《宋史·王安石传》:“﹝王安石﹞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
参见“方田法”。
方田-辞源3
【方田】㊀古 九章算術之一章,卽由邊線長短計算諸形田地面積之法。參閲 晉 劉徽注 九章算術 方田。㊁邊地屯田之法。宋初,契丹多所侵突,邊地苦患,州縣多閒田。太宗 端拱初年詔議屯田守邊,以充邊廩而限戎馬。宋 王禹偁 小畜集二九 故商州團練使翟公墓誌銘:“上方考古道,興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戰之備。”宋 曾鞏 元豐類稾四九 屯田:“宋興,當 雍熙之間,強胡屢爲害。天子念守兵歲廣而 趙 魏失寧,廢耕桑之務,於是方田之法自此始。”㊂方田均税法的ॳѧȱ。宋 神宗時行方田法,熙寧五年重加修定,以東西南北各千步當四十一頃六十六畝一百六十步爲一方,視其地之肥瘠分爲五等(後又增爲十等),以定税則。先自 京東路行之,然後行於各路。元豐五年以奉行官吏擾民,乃罷方田法。紹聖時 蔡京又重行方田,至 宣和再罷。參閲 宋史三二七 王安石傳、文獻通考四、五 田賦。